革蘭氏染色法是細菌學中廣泛使用的一種鑒別染色法
文章出處:本站 人氣:1731 發(fā)表時間:2020-07-03 10:53:16
革蘭氏染色法是細菌學中廣泛使用的種鑒別染色法,1884年由丹麥醫(yī)師Gram創(chuàng)立
細菌先經堿性染料結晶染色,而經碘液媒染后,用酒精脫色,在定條件下有的細菌此色不被脫去,有的可被脫去,因此可把細菌分為兩大類,前者叫做革蘭氏陽性菌(G+),后者為革蘭氏陰性菌(G—)。為觀察方便,脫色后再用種紅色染料如堿性蕃紅等進行復染。陽性菌仍帶紫色,陰性菌則被染上紅色。有芽胞的桿菌和大多數(shù)和球菌,以及所有的放線菌和真菌都呈革蘭氏正反應;弧菌,螺旋體和大多數(shù)致病性的無芽胞桿菌都呈現(xiàn)負反應。
[原理]:革蘭氏染色目前有三種觀點:等電點學說、化學學說和滲透學說。
1.等電點學說,革蘭氏陽性菌的等電點在PH2-3,比陰性菌(PH4-5)低,加之碘為弱氧化劑,可降低革蘭氏陽性菌的等電點,致使兩類菌的等電點差異擴大,因此陽性菌和堿性染料的結合力比陰性菌更強。
2.化學學說,碘液在菌體內與結晶紫結合后又和菌體內核糖核酸鎂鹽-蛋白質復合物結合,此結合物不易被丙酮酒精脫掉,呈革蘭氏染色陽性。因革蘭氏陰性菌缺乏核糖核酸鎂鹽,故對碘與結晶紫結合物攝取少,且不牢固,易被丙酮酒精脫色而呈革蘭氏染色陰性。
3.滲透學說,乙醇使陽性菌所含粘肽多糖脫水而致細胞壁間隙縮小,通透性降低,在菌體內保留了染料-碘復合物,呈紫色。陰性菌含粘肽少,細胞壁變化不大,通透性不受影響,菌體內的染料-碘復合物較易透出,失去紫色,被復染成為紅色。
上一篇:革蘭氏染色法主要作用
下一篇:革蘭氏判斷致病菌與抗菌藥選擇
【推薦閱讀→】
相關產品